哪些建筑消防设施必须委托第三方进行维保检测?

  引言:自检VS第三方检测,别让无知酿成大祸!

  2023年某商场火灾事故调查显示,该企业为节省成本,长期自行"维护"消防设施,结果火灾发生时喷淋系统失效、防火卷帘无法降落,最终酿成3死10伤的悲剧。这起案件引发一个关键问题:单位到底能不能自行维保消防设施?哪些项目必须委托专业机构?

  作为从业多年的消防讲师,我见过太多企业因"省小钱"而"闯大祸"的案例。本文将结合最新法规和血淋淋的事故教训,彻底讲清消防维保检测的"红线"在哪里。

  01 法律怎么说?这些条款必须知道

  1. 《消防法》划定的刚性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21修订)第十六条、第三十四条:

  所有单位必须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完好有效"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执业"

  关键点在于:"检测"≠"检查"!日常巡查可以自行开展,但专业检测必须由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

  0.jpg

  2. 国家标准给出的明确答案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第4.3条规定:

  "消防设施的年度全面检测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实施"

  这意味着:年度"全身体检"必须找第三方,就像人必须去医院做体检一样,企业自查不能替代专业检测。

  02 哪些项目绝对不能"DIY"?(必须委托第三方)

  通过对比法规和数百起事故案例,以下5类项目严禁自行操作,必须委托具备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资质的机构:

  1.png

  血泪教训:2020年浙江某企业自行更换消防泵零件,结果型号不匹配,火灾时水泵无法启动,最终法院认定企业负责人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03 哪些工作可以自行开展?(附实操指南)

  法律并非一刀切,以下3类日常维护工作允许单位自主进行,但必须做好记录:

  1. 日常巡查(每个上班族都能做)

  ✔️ 检查灭火器压力是否正常(指针在绿区)

  ✔️ 确认消防通道无堵塞(标准:1.4米净宽)

  ✔️ 测试应急照明是否亮灯(每月至少1次)

  2.png

  记录模板:

  日期:______

  检查人:______

  问题:□灭火器欠压 □安全出口上锁 □应急灯故障

  处理情况:______

  2. 简单故障处置(需持证人员操作)

  ✔️ 更换损坏的消防栓玻璃(需企业专职消防员操作)

  ✔️ 复位误报的火灾报警器(需持消防设施操作员证)

  重要提醒:涉及系统线路、主机程序的故障,必须立即联系专业机构!

  3. 演练与培训(法定要求必须做)

  ✔️ 每半年组织1次消防演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40条)

  ✔️ 新员工入职消防培训(建议保留签到表备查)

  04 企业自检的"三大致命误区"

  通过分析近5年火灾事故,我发现企业自行维保检测最常踩这些坑:

  误区1:"我们电工也能修消防设备"

  ▶️ 真相:消防系统涉及专用协议(如火灾报警系统的二总线技术),普通电工可能越修越坏。

  误区2:"去年检测过,今年不用检"

  ▶️ 真相:青岛某酒店2022年刚做完年检,但因未做季度保养,半年后喷淋头被油漆堵塞失效。

  误区3:"第三方检测就是花钱买报告"

  ▶️ 真相:2023年专项整治中,21家机构因造假被吊销资质,企业同样被处罚!

  3.png

  05 给单位的3条救命建议

  1、建立"两本台账"

  日常检查记录本(自行开展)

  专业检测报告册(第三方提供)

  2、认准"三证齐全"机构

  营业执照(含消防技术服务范围)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社会消防技术服务信息系统公示)

  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3、警惕"低价陷阱"

  市场均价参考:

  火灾报警系统检测:8-12元/点位

  喷淋系统检测:5000-8000元/万平方米

  (价格低于市场价30%的,极可能偷工减料)

  06 结语:省下的检测费,可能变成天价赔偿金!

  上海静安公寓大火赔款2.3亿、北京央视配楼火灾追责48人...这些案例无不警示我们:消防维保不是成本,而是投资生命的保险。

  作为消防讲师,我强烈建议:

  ✅ 日常巡查自己做,专业检测找机构

  ✅ 保留所有维保记录(至少5年)

  ✅ 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别等消防队上门!

  记住:在消防安全上耍小聪明的人,最终都在法庭上流下了悔恨的泪!

  来源:消防安全笔记公众号



上一篇:新规!施工项目负责人只能负责一项与其执业资格相适应的工程项目!

下一篇:没有了

大品牌 口碑好 实力强

现在咨询,优惠更多!

在线咨询

立即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