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模块六 消防设施基本知识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包括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形式
(1)区域报警系统
组成:主要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及区域型火灾报警控制器等。
是功能简单的系统。适用于仅需要报警,不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的保护对象。
(2)集中报警系统。是功能较复杂的系统。
组成:探测器、手报、声光警报器、消防广播、消防电话、图形显示装置、集中型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等。
不仅需要报警,同时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且只设置一台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保护对象,应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并设置一个消防控制室
(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是功能复杂的系统。
组成:探测器、手报、声光警报器、消防广播、消防电话、图形显示装置、控制中心型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等。
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护对象,或已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集中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当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消防控制室时,应确定一个主消防控制室。
主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所有火灾报警信号和联动控制状态信号,并应能控制重要的消防设备。
各分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之间可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但不应互相控制。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场所危险等级划分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危险等级划分为四类八级:
①轻危险级。②中危险级(I、II级),大部分民用建筑和厂房。③严重危险级(I、II级)。④仓库火灾危险级I、II、II级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分类、含义与适用范围
湿式:准工作状态,系统侧,有压水,喷头动作立即出水,适用4-70℃。
干式:准工作状态,系统侧,有压空气,喷头动作先排气充水再出水,适用小于4或者大于70℃。
预作用:准工作状态,系统侧,有压或无压气体,首先2个感烟探测器动作或者1烟1手报动作,先充水,干式变为湿式,喷头动作立即出水,适用严禁管道误喷,严禁管道漏水,替代干式系统。
雨淋:准工作状态,系统侧,无水,管道与大气联通,由报警系统或者传动管控制。适用于:火灾水平蔓延速度非常快;超过闭式喷头最大允许高度;严重危险级Ⅱ级场所。
水幕:唯一不具备直接灭火的能力。分为:防火分隔水幕;防护冷却水幕。
5.湿式系统
组成:由闭式喷头、湿式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末端试水装置、管道和供水设施等。
6.干式系统
组成:由闭式喷头、干式报警阀组、充气设备、末端试水装置、管道及供水设施等。(干式系统组成比湿式系统多了充气及气压维持装置)
7.预作用系统
组成:由闭式喷头、预作用报警阀组或雨淋阀组、充气设备、管道、供水设施和火灾探测报警控制装置等。
8.雨淋系统
组成:主要由开式喷头、雨淋阀启动装置、雨淋阀组、管道及供水设施等组成。
9.水幕系统
一种不以灭火为目的的系统。使用喷头为开式喷头和水幕喷头,分为防火分隔水幕和防护冷却水幕两种。
10.气体灭火系统的应用场所
使用仅次于水灭火系统,在通信机房、变配电室、电子信息机房、档案资料室、博物馆、图书馆等不宜用水扑救的场所(电和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
按灭火剂:二氧化碳、七氟丙烷、惰性气体(天然绿色,IG541洁净气体)和热气溶胶。
按装配形式:管网和预制(无储瓶间)。
按应用方式:全淹没(均匀充满防护区)和局部应用(向保护对象喷)。
按结构特点:单元独立(一对一)和组合分配(一对多)。
按加压方式:自压式、内储压式和外储压式。
12.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
管网气体灭火系统: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
预制灭火系统: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13.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的面积和容积要求
管网灭火系统:面积不宜大于800,容积不宜大于3600
预制灭火系统:面积不宜大于500,容积不宜大于1600。
14.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设置要求
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
防护区人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标志牌。
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
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七氟丙烷、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于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3%。
局部应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宜大于3m/s;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
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15.泡沫灭火系统
灭火原理:隔氧窒息、辐射热阻隔和吸热冷却。
按喷射方式分类:液上、液下、半液下(软管)。
按结构形式分:固定式系统、半固定式系统、移动式系统。
按发泡倍数分类:低倍数(小于20)、中倍数(21-200)、高倍数(201-1000)。
16.水喷雾灭火系统
灭火原理:表面冷却、窒息、稀释、冲击乳化和覆盖。
系统灭火用水量是自喷系统的70%-90%,具有较好的节水性。
17.细水雾灭火系统
灭火原理:冷却、窒息、稀释、隔离、浸润。
灭火用水量为水喷雾灭火系统的20%以下。
18.消防水源
定义:消防水源是指向水灭火设施、车载或手抬等移动消防水泵、固定消防水泵等提供消防用水的水源。
分类:市政给水、消防水池、天然水源。(高位水箱不属于消防水源)
19.消防给水基础设施
消防给水基础设施包括消防水泵、消防水泵接合器、高位水箱、稳压设备等。
(1)消防水泵
消防给水系统的心脏。多为离心泵。水泵并联:增加流量。 水泵串联:增加扬程
(2)消防水泵接合器
消防水泵接合器是供消防车向消防给水管网输送消防用水的预留接口。
1)下列建筑应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5公4厂2地下)①设置水系统和消火栓系统的建筑;②超过5层的公共建筑;③超过4层的厂房或仓库;④其他高层建筑;⑤超过2层或建筑面积大于10000㎡的地下建筑(室)。
2)分类
按安装形式:地上式、地下式和墙壁式。
按接合器连接方式:法兰式和螺纹式。
按出口的公称通径:100mm和150mm。
按公称压力:1.6MPa、2.5MPa和4.0MPa。
(3)高位水箱
提供初期火灾所需的消防用水量。
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应设置高位水箱。
高层民用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且层数超过2层的公共建筑和其他重要建筑,必须设置高位消防水箱。
(4)稳压设备
对于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高层或多层建筑,当消防水箱设置高度不能满足系统最不利点处灭火设备所需的水压要求时,应设置稳压设备。
20.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火栓系统是指由供水设施、室外消火栓、配水管网和阀门等组成的系统。
按水压分: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无须水泵);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平时低压,火灾时启动水泵);低压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最低压力大于0.1MPa)。
按管网形式分:环状管网消防给水系统;枝状管网消防给水系统。
21.室内消火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系统是指由供水设施、室内消火栓、配水管网和阀门等组成的系统。消火栓泵还可由消防泵现场、消防控制中心启动。
消火栓泵一旦启动后不得自动停泵,其停泵只能由现场手动控制。
按水压分: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无须启泵,可直接使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按给水范围分:独立消防给水系统;区域(集中)消防给水系统。
按用途分:独立消防给水系统;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生产、消防合用给水系统;生活、生产、消防合用给水系统。
按管网状态分:湿式消火栓系统;干式消火栓系统。
22.防烟与排烟系统 下文单独介绍
23.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1)系统作用:为人员疏散和消防作业提供照明和指示。
(2)系统类型:
总结:集中控制型有应急照明控制器;集中电源型有应急照明集中电源。
(3)系统组成:消防应急照明照明灯具、消防应急标志灯具、应急照明配电箱、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应急照明控制器等。
集中控制型系统,灯具受应急照明集中控制器控制。
非集中控制型系统,灯具受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
24.灭火器
灭火器是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消防器材。
(1)分类
按使用方法分:手提式、推车式。
按所充装灭火剂的不同:水基型、干粉型、二氧化碳型和洁净气体型灭火器。
按驱动灭火剂的形式:贮气瓶式和贮压式灭火器。
(2)选型
水基型和泡沫灭火器使用温度不能低于4℃,所有灭火器使用温度不能高于55℃
灭火器有效喷射时间不得低于6s。
灭火器喷射滞后时间不大于5s,间歇喷射的滞后时间不大于3s。
灭火器喷射剩余率,一般要求是在(220±5))℃时不大于10%,在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内不大于15%。
对于同一灭火剂类型的灭火器而言,灭火能力强弱由其充装量决定,衡量标准是灭火级别。充装量大的灭火器灭火能力强,灭火级别大。
(3)灭火器配置的最低基准
A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
25.防火分隔设施的种类
防火分隔设施可分为固定式和可开启关闭式两种。
固定式防火分隔设施包括普通砖墙、楼板、防火墙等。
可开启关闭式防火分隔设施包括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窗、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排烟阀等。
(1)防火门
按耐火极限:甲级防火门(1.5h)、乙级防火门(1.0h)和丙级防火门(0.5h)。
按制造材料:木质防火门、钢质防火门、钢木质防火门和其他材质防火门。
按开闭形式:常闭式防火门和常开式防火门(有释放器或电动闭门器)。
(2)防火卷帘
防火卷帘是指由卷轴、导轨、座板、门楣、箱体、可折叠或卷绕的帘面及卷门机、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卷帘门组件。
设置部位:电梯厅、自动扶梯周围,中庭与楼层走道、过厅相通的开口部位,设置防火墙有困难的部位。
按材质:钢制(普通卷帘,配合水幕系统才能用于防火分隔部位)、无机纤维复合(不具备隔热性,已停用)和特级(用于防火分隔部位,局部代替防火墙或防火隔墙)。
按帘面数量:单帘面和双帘面。
按启闭方式:垂直式、侧向式、水平式。
手动按钮盒底边距地高度宜为1.3-1.5m。
温控释放装置动作温度:73±0.5℃。
(3)防火窗
按安装形式:可开启式和固定式。
按耐火极限:甲级(1.5h)、乙级(1.0h)和丙级(0.5h)。
(4)防火阀
防火阀由阀体、叶片、执行机构和温感器等部件组成。
防火阀安装在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送、回风管道上。
防火阀平时呈开启状态,温度达到70℃时关闭。
控制方式:温感器控制、手动控制和电动控制。
安装部位:穿越防火分区、房间隔墙和楼板处;变形缝两侧;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排油烟管道若设置防火阀,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
(5)排烟防火阀
排烟防火阀由阀体、叶片、执行机构和温感器等部件组成。
安装部位:机械排烟系统的管道上。
排烟防火阀平时呈开启状态,温度达到280℃时关闭。
(6)排烟阀
排烟阀由阀体、叶片、执行机构等部件组成。安装部位:机械排烟系统各支管端部(烟气吸入口处)。
排烟阀平时呈关闭状态,并满足漏风量要求。控制方式:手动和电动。
26.消防电梯
在正常情况下可为普通乘客使用,在建筑发生火灾时能专供消防员使用的电梯。设置时常与客(或货)用电梯合用。
当发生火灾时,受消防控制中心联动指令或首层消防员专用操作按钮控制进入消防状态。
27.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1)按器材结构分类
绳索类:逃生缓降器(30m)、应急逃生器(15m)、逃生绳(6m)(绳子直径8mm,承重10kN)。
滑道类:逃生滑道(60m)。
梯类:固定式逃生梯(60m)、悬挂式逃生梯(15m)。
呼吸器类(30m以上建筑,使用20min):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化学氧消防自救呼吸器。
(2)按器材工作方式分类
单人逃生类:逃生缓降器、应急逃生器、逃生绳、悬挂式逃生梯、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化学氧消防自救呼吸器等。
多人逃生类:逃生滑道、固定式逃生梯等。
(3)设置场所及部位
逃生缓降器、逃生梯、应急逃生器、逃生绳供人员逃生的开口高度应在1.5m以上,宽度应在0.5m以上,开口下沿距所在楼层地面高度应在1m以上。
来源:消防安全笔记
现在咨询,优惠更多!
合作单位: